李世民口中的大事,就是边境战事。
“冒顿单于贼心不死,被打回了草原,竟联合鲜卑、匈奴、羌族等部落,组成了一个所谓的三十六部,频频对我边境子民骚扰,百姓苦不堪言。”
“方才朕与诸位大臣商议,是否要斩草除根,一举拔除匈奴之祸?”
程咬金闻言,虎躯一震,立刻单膝下跪:
“若与匈奴开战,老臣愿带兵前往,替陛下扫平蛮夷,还大唐一片靖平!”
宰相房玄龄上前一步道:
“陛下,臣觉得此时开战不妥,如今国库空虚,战事劳民伤财,若要开战,那便是动了大唐的根基,于国于民长久不利啊!”
中书侍郎岑文本道:“宰相此言差矣,若是不打,让那些蛮子以为咱们大唐好欺负,日后必定会变本加厉!”
“岑大夫说得轻巧,打仗需要银子,银子从何而来?”
李世民见他们争吵不休,叹了口气:
“那三十六部众十分狡猾,从不正面与我军开战,常在边境村庄烧杀抢掠一通便跑;若见边境守军整顿,立刻退回草原,时不时派出小股军队骚然,实在是……”
李世民想了半天没想出一个形容词能形容这群蛮子,身旁一个声音忽道:
“臭不要脸!”
“对!”
他一拍桌子,愤然道:“就是这个意思!”
众人循声望去,发现说话的竟然是卢国公府家的憨儿子。
房玄龄额头青筋暴跳:
“大胆,在陛下面前怎可口出粗鄙之言?”
程咬金吓得冷汗都冒出来了,连忙一拱手道:
“陛下,犬子不懂规矩,还请陛下恕罪……”
说罢狠狠瞪了一眼程怀亮:“憨根,把嘴闭上,这里没你说话的份!”
程怀亮撇撇嘴,他听了半天,早就听明白了。
不就是武臣想开战,文臣不想开战吗?
自古文武两立,在朝堂上意见相左那可太正常了;房玄龄是为大唐的未来着想,不想劳民伤财;而以岑文本为首的武臣则是想着打一场胜仗,扬大唐国威。
而李世民夹在中间,十分难办。
“陛下,我听你们吵了半天,听得耳朵根子都起茧了,打还是不打,有那么难决定吗?”
“要我说,打赢了我们就有钱了啊!草原有那么多牛羊,怎么不以战养战哩!”
程怀亮的话让在座众人皆是一愣。
李世民摸了摸下巴,福至心灵:
“以我大唐国力,不愁对付不了区区一群乌合之众;此战若胜,草原羊肥马壮,皆是我大唐囊中之物。”
宰相大人见陛下有开战之心,不由得怒斥程怀亮:“你一个黄口小儿,懂什么打仗?懂什么国家大事!”
“丞相,你这话说的我大老程不爱听了!”一个黑脸大汉粗声粗气地道:“咱们这些个武将,哪个不是年少就跟了陛下,沙场征战?难不成我堂堂大唐,还怕了那群蛮子不成?”
房玄龄闻言气得头脑发昏:“开战容易,银子从哪来,难不成从你鄂国公府里出?”
这倒把尉迟敬德给难住了,程怀亮嘿嘿一笑道:
“陛下,只要您答应我一件事,我倒是有个办法,能够不花费国库,让三十六部众乖乖投降,不敢再来犯我大唐!”
李世民闻言精神一振道:“哦?你有什么办法,说来听听,别说一件事,只要你能解了边境之危,十件事朕都答应你!”
程怀亮不疾不徐,缓缓道:
“陛下,我虽然不懂得打仗,但是我知道怎么打架!”
“对方人多势众,咱们正面不好打,为什么不从别的地方想想办法呢?他们人虽然多,可是心不齐啊!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,草原部族繁多,不一定个个都服冒顿单于,只要从他们的间隙下手,稍加挑拨离间,必定能打散这帮蛮子!”